专访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中欧地标产品合作影响深远,未来需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

最新信息

专访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中欧地标产品合作影响深远,未来需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
2023-09-27 10:4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苏州报道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之际,中欧合作意义深远。
  为加强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促进地理标志产品贸易,2009年11月中欧领导人峰会决定启动“中欧地理标志双边合作协定谈判”。2010年4月中欧双方进行了非正式磋商,2011年3月双方举行了第一轮谈判,历经8年22轮正式谈判,2019年11月结束谈判,2020年9月14日中欧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协定》于2021年3月1日生效。
  在近日举办的 “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上,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二十年中欧合作硕果累累。虽然也曾遇到一些波折,但可以看到,在近期中欧领导人互动中,双方都强调要增进战略互信、加强对话合作、反对“脱钩断链”,都认为合作伙伴是中欧关系的最主要特征,这有助于确保双方关系始终在健康和正确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两年多来,中欧双方都在积极落实《协定》。第一批中欧双方互认的各约100个地理标志已于协定生效之日(2021年3月1日)起开始保护;第二批中欧双方各175个地理标志,将于协定生效后4年内完成相关保护程序。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类型,通常指识别某产品源于某一地区的标志,该产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用于表明来源于某一地区的产品的特定质量和信誉。
  宋敬武表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知识产权问题,实际上地理标志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协定》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传统的地标产品从法律上进行保护。
  具体来看,《协定》包括14个条款和7个附录,主要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规则和地理标志互认清单等内容。《协定》纳入的许多地理标志家喻户晓,如绍兴黄酒、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欧洲的香槟、巴伐利亚啤酒、帕尔玛火腿、马吉那山脉橄榄油等。
  地标产品保护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这在欧洲国家是得到充分印证的。宋敬武对记者分析称,《协定》签署生效两年多了,这两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地标产品建设,人们对地标产品的认识逐步深入,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振兴的新动力
  展望未来,相信《协定》将持续为中欧双方人民带来实惠,将进一步增强中欧消费者对优质进口产品的认识和需求,有助于贸易的自由化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基础上取得新发展,这符合双方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福祉。
  五百多个中欧地标产品将受到保护
  21世纪:《协定》历经多年谈判,初衷是什么?当中的重点有哪些?
  宋敬武:中欧之间签署了很多贸易协议,但是关于地标产品的保护,《协定》是第一个。《协定》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保护中欧各自的地标产品及其文化属性,是对各自文化传统的保护,也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保护。
  为什么中欧之间会达成《协定》,很重要的一点是欧洲和中国都有悠久的传统地标产品。根据《协定》,中欧双方各有100个地标产品在《协定》的首批产品目录中,但在实施过程中,中方有100个产品,欧盟现在只有96个。背后的原因是英国脱欧,欧盟少了4个英国的地标产品,所以就剩下96个。
  此外,中欧双方各有175个产品在第二批申报目录中,加在一起就是350个了。算上第一批已经生效的196个,未来将会有五百多个中欧地标产品受到保护。第二批清单中,中欧双方在极个别产品上尚有异议,正在处理之中,将很快得到解决。
  地标产品起源于欧洲,更准确地说起源于法国。地标产品实际上涵盖了两层含义,第一是产品的地理位置,第二是产品的特殊生产过程和严格的标准。例如法国的圣米歇尔盐沼羊肉,羊吃什么草?在什么区域长大?生长期多久?多长时间完成屠宰?肉质的成分等都有一系列的规定和标准。所以说,地标产品跟普通产品很不一样。
  地标产品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21世纪: 《协定》签署生效两年多了,这两年多你看到了哪些变化?对各方有哪些影响?
  宋敬武:《协定》是中欧签署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协定。中欧双方纳入协定保护的地理标志不仅可在对方获得高水平的保护,还可通过《协定》更方便地进去对方市场,有利于相关产品有效开拓市场。
  这两年多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家对地标产品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中国高度重视地理标志的保护和发展。中国《民法典》把地标单独列入知识产权保护类别,近年来中国批准地标产品2000多个,使用地标专用标志经营主体超2.5万家。地标产品的发展对促进中国特色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协定》助推中欧贸易增长
  21世纪:过去一年,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双边经贸投资合作保持良好势头。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欧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协定》对于中欧经贸关系和中欧经济有哪些积极意义?
  宋敬武:这两年欧盟对中国出口中,地标产品明显增加,比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的葡萄酒对华出口量在增加。农产品在中国和欧盟的双边贸易中虽不是最主要的商品,欧盟成员国中很多是发达的工业国,对中国的出口主要还是一些工业产品,农产品的比例还相对较低。但是我相信,随着中欧之间地标合作持续落实,双方的农业产品贸易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1世纪:作为中欧合作的重要成果,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0多个国家,成为畅通中欧贸易的“稳定器”和“加速阀”。2022年全年,中欧班列开行1.6万列、发送货物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中欧班列在推动《协定》执行上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看待中欧班列前景?
  宋敬武:以前我们看到中欧班列去欧洲的时候,货柜都是装得满满的,但是回来的时候比较空。最近几年情况有很大改变,开出去的时候满载中国的各类产品,回来的时候也带了不少欧盟国家的商品,这里面就包括农产品。可以说,中欧班列对于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比海运贵一点,但运期要短十几天。有一些农产品,有运输条件的要求,所以中欧班列中,就有不少欧洲的优质葡萄酒等产品。
  未来需进一步挖掘中欧合作潜力
  21世纪:近年来中欧合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面临一些挫折,2021年欧洲议会“冻结”中欧投资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符合中欧共同利益乃是各方共识。你对未来中欧合作前景怎么看?如何为双方企业赴对方市场投资创造更多机会?
  宋敬武:中欧投资协定是一项互惠互利的协定,也是中欧经过了非常艰苦的谈判才谈出来的成果,欧洲议会“冻结”有关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的讨论,这不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中方同欧盟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诚意不变,希望欧盟和成员国奉行积极、务实、理性的对华政策,维护好对华合作的主导面和互利共赢的主基调。
  通过这次 “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可以看出中欧双方都希望推动双边地标产品合作,并进一步推动中欧在其他领域的合作。虽然也有一些杂音,但我们还是应该保持乐观。近期中欧领导人的会晤也体现出了合作意愿。
  未来求同存异特别重要,中欧应该为双方企业赴对方市场投资创造更多机会。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在支持外商到中国投资方面,我相信未来中欧之间的合作还会面临更大发展。
  21世纪:中欧双方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如何评价过去二十年中欧关系的发展成果?未来中欧关系持续深化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宋敬武:过去二十年,中欧合作硕果累累。我们要对中欧合作下一个二十年保持信心,中欧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其他区域很难取代,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双方的合作潜力,在更深的层次开花结果,未来中欧合作大有可为。
  中欧都是世界重要政治、经济力量,互为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全球贸易和经济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中欧关系发展得好,可以避免逆全球化因素对全球经济的负面作用。中国、欧盟都主张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欧合作对世界繁荣与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专访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中欧地标产品合作影响深远,未来需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