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如何激发广州能级之变

最新信息

城市规划如何激发广州能级之变
2023-06-02 10:07:00
观察一座城,首先看规划。
  开年以来,“高质量发展”成为羊城大地的热词。对于一座占地7434.4平方公里的城市而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5月31日,广州召开“高质量发展·看规划”新闻发布会,这是自广州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后的首场垂直领域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现场透露,接下来将陆续开展“高质量发展·看交通、看科技、看南沙”等系列发布会。
  广州城市空间规划,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姜莉在发布会上表示,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通过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落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要求,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广州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今年计划供应土地32平方公里,重点解决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需求。此外,广州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谋划实施132个项目,助力农业、生态、建设用地资源要素均衡配置。
  ●南方日报记者刘珊
  通讯员穗规资宣
  绿色发展
  构建连山通江达海生态格局
  经过历史的演变,广州形成了北部山林、中部沿江、南部滨海的独特山水格局和风貌。
  姜莉表示,广州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坚持尊重自然资源本底,划定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并规划明确,广州全市2/3面积为生态和农业空间,形成连山、通江、达海的网络型生态格局。
  以广州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八大工程”、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规划建设为抓手,广州开展了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修复。
  广州编制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在北部地区,部署水源林建设和森林抚育,加强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在南部地区,实施珠江口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整治南沙大角山滨海公园等海岸线21公里,营造修复南沙湿地等红树林200公顷,筑牢山林、滨海生态屏障。
  按照建设海绵城市要求,广州筛选划定62个易发内涝潜在风险区域,制定474个风险点分布图和治理清单,为城市内涝治理、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空间定位和决策依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广州规划石井、京溪等13座净水厂地面复合建设湿地公园,着力提高城市应对洪涝灾害能力。
  规划引领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标杆
  广州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为高质量发展谋划新的空间。
  “广州规划打造湾区世界级滨水活力长廊,着力谋划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创策源地,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增强高端要素资源配置功能。”姜莉说。
  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提出将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广州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实现南沙能级、格局之变。按照建设“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都市总要求,南沙全面启动总体城市设计,重点推进明珠湾区和《南沙方案》三个先行启动区(包括庆盛枢纽、南沙湾、南沙枢纽)的城市设计优化工作。
  广州深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高标准规划建设广中珠澳高铁、莲花山过江通道等项目,规划2000公里城市轨道网络,打造“湾区1小时交通圈”和“邻穗1小时通勤圈”。
  此外,广州通过布局多个机场,形成通达全球的“12小时航空交通圈”,规划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升港口通行能力,规划构建10条出省高铁通道,打造世界级铁路枢纽,全面提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目前,广州正在实施珠江沿岸贯通工程,规划建设聚龙湾、灵山岛、荔湖等23公里滨江示范段,营造滨江活力空间。
  “我们通过推广社区设计师制度,聚焦口袋公园、变电站等小项目,规划设计琶洲大桥人行桥、猎桥变电站等49个示范项目,以小切口推动城市空间品质大提升。”姜莉说。
  广州修订名城保护条例,加快面向2035年的名城保护规划报批,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实施155项保护利用任务,搭建“智慧名城”“广州记忆”数字平台,深入挖掘广州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促进城脉、文脉、商脉有机融合发展。
  要素支撑
  土地精准供应保障项目落地
  广州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划定工业产业区块,强化工业用地保障,优化土地供应结构。
  2023年,广州计划供应土地32平方公里,重点解决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需求,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广州不断加快审批速度,近三年获批用地124平方公里,安排用地指标13万亩,保障机场三期扩建、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小鹏汽车智造产业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分校、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目前,中新广州知识城在建的项目超过23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000亿元。广州坚持制造业当家,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推动产业与城市的功能融合和空间整合。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中新广州知识城打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集群。目前,百济神州、粤芯半导体和小鹏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未来还将建成亚洲一流的生物制药园区,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核心承载区,建成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基地。
  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建设科教创新园,形成“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应用”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目前,这座新城已落成航空轮胎大科学装置、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41个,引进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
  在土地储备方面,广州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近三年储备土地75平方公里,并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统筹做地模式,着眼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广州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为城乡融合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每年安排超过10%的计划指标,对乡村振兴用地需求应保尽保。
  “我们还编制了实用性村庄规划,建设人户房地一体化管理系统,提升农村居住环境品质;并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谋划实施132个项目,助力农业、生态、建设用地资源要素均衡配置。”姜莉介绍。
  ■相关
  广汕高铁9月30日开通:
  广州东部枢纽
  驶入发展快车道
  在5月31日召开的广州“高质量发展·看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一则重磅消息,为广州东部发展传递信心。
  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总规划师、一级调研员张越飞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9月30日,广汕高铁开通,届时增城将正式驶入“高铁时代”,迎来新的高速发展。
  当前,广州市正在高质量规划建设广州东部枢纽,范围包括增城区、黄埔区两区的部分行政区域,该片区将建设面向“双循环”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打造成立足“黄金内湾”的智能制造引擎。
  张越飞表示,增城区将全力推进东部枢纽地区高质量发展,统筹新塘站、黄埔站、增城站以及增城西站的组织和分工,提升枢纽集群交通能级。将构建4条国铁、4条城际、15条地铁的轨道网;打造8条高速、14条快速路的高快速道路体系。
  “今年加快建设东部枢纽核心区道路,预计9月底将全面建成,届时将充分发挥新塘站的运能。”张越飞说,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地铁20号、23号、27号和16号线建设的前期工作,特别是将着力建设国铁、城际、地铁“三铁合一”“零换乘”枢纽,规划增设新塘站城市航站楼,实现“一站双港”30分钟直达白云、宝安两大国际机场;加强黄埔、增城两区道路联通,在两区交界30公里范围内,打通陈家林路北延线、创誉路西延线、南香路西延线和田园路等多条“断头路”;同时强化与东莞互联互通,规划建设增莞番高速、增莞大道、东江大道南延线和新槎大桥等跨江通道。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城市规划如何激发广州能级之变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